鉴赏丨武备面具
点此投稿    日期:2021-09-24 21:52

  来源: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14-16世纪

baibaodu.com

  史蒂芬·科萨克 (Steven Kossak) 许诺赠品,克罗诺斯藏品 (The Kronos Collections) ,以庆祝博物馆成立150周年。

百_宝_度

  L.2019.3    百宝度

  《大都会收藏系列》(Met Collects) 2020年第12集 百宝度 baibaodu.com

  “这个面具已列为大都会艺术物馆闻名于世的西藏地区武器和盔甲收藏的标志性藏品之一。”

百宝度

  这个异常罕见而又神秘精美的武备面具是仅有的两件来自西藏地区的已知实例之一,精巧锻铁而成,呈现人或神的面孔。在制作上大胆地使用鋄金装饰,眉毛和嘴周围有火焰状的卷须,并界定脸部轮廓。鋄金是一种特殊的金属加工技术,它是在铁的表面刻划细密的交叉线,然后将银丝或金丝打磨嵌入,以创造出精美的图案。在15世纪, 汉藏工匠将其提升到一个相当高度水平,用于装饰世俗和宗教用途的铁艺品。除了鋄金之外,此面具的眼睛开口处还镶有铜合金细条。嘴部开口处则围绕一条鋄金线,形成薄薄的上下唇。面具的正面有些部位金属表面较为明亮,特别是在脸颊和前额处,而其余部分则包浆浓厚深沉。我们已很难知道原来的表面是设计成银光闪闪的钢铁表面,还是特意呈现深色与鋄金装饰图案形成更好的对比。面具上有三对小孔,一对在顶部中心边缘,两对分在两侧,可能是为了固定面具而使用的带子。内侧为素面没有任何装饰。

百_宝_度

  这个面具已经成为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世闻名的西藏地区武器和盔甲收藏中的标志性藏品之一。由金属(通常是铁或铜合金)制成的专门用作盔甲的战争面具存在于许多文化中,已將近2000年,从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的不列颠地区直到19世纪江户时代末的日本均有所见。它们可能是在14或15世纪由蒙古人引入西藏地区的,至少到16世纪,中亚和西亚地区还在使用。虽然西藏有许多类型的舞蹈和仪式面具,但这件许诺赠品是唯一已知的有装饰纹样的西藏战争铁面具。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的另一个战争面具,虽然同样罕见和重要,但在设计上却刻意素朴——几乎没有任何装饰。和馆藏的武器和盔甲中一些独特的西藏文物一样,这些面具之所以能够保存下来,可能是因为它们数百年来被长期保存在佛教寺院或神坛中,作为守护神的献礼。 百_宝_度

  大都艺术博物馆收藏的西藏武器和盔甲始于1935年遗赠给博物馆的大约75件作品。到20世纪90年代初,许多以前不为人知的、前所未有的西藏盔甲、剑、马鞍、马镫和射箭装备出现在艺术市场上。在过去的二十五年里,得益于博物馆和大量捐助者对研究和收集这一新领域的支持,我们又入藏了大约175件作品,从而成为当今世界上最精美、最广泛、也是出版最完备的西藏武器和盔甲收藏的博物馆。

百_宝_度

  唐诺·J。 拉罗卡(Donald J。 La Rocca) baibaodu.com

  研究员

百_宝_度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武器和盔甲部 baibaodu.com

版权所有 © 百宝度网 BaiBadDu.com  京ICP备10055047号
如无特别标注,本站内容均转载自互联网、作者投稿,不代表百宝度网观点。
投稿及其他内容相关问题,请发邮件至 gaojian@baibaodu.com (投稿说明),或加QQ:748699344